Notice:/home/www/news.com/library/biz/users.php, line=857, no=8,
Undefined index: m
個人非常欣賞的意媒評論員阿爾托貝奇出臺專文,以“國際米蘭比尤文那不勒斯少了什么”為題,論述了本賽季到目前,國米存在的一個巨大問題:缺少后手攻擊力,也就是,缺少“超級替補”。
意甲前10輪,國米有49次換人(僅踢尤文沒有用滿換人名額)。
被替換出場的球員有:塔雷米、弗拉泰西、鄧弗里斯、奧古斯托、澤林斯基、阿斯拉尼、德弗賴、科雷亞、阿瑙托維奇、達米安、帕瓦爾、比塞克、帕拉西奧斯。
可是,國米后上球員的戰(zhàn)功卻很少。
鄧弗里斯,6次替補出場,總時間148分鐘,在對陣蒙扎之戰(zhàn)里替補出場取得破門。
弗拉泰西,6次替補出場,185分鐘,對熱那亞收獲助攻。
總得來說,國米13名球員49次替補出場,合計收獲1球1助攻,后上球員的戰(zhàn)功,遠遜于尤文(伊爾迪茲、小孔塞桑等人替補出場,合計3球1助攻)、那不勒斯(內雷斯、小西蒙尼等人替補出場,合計3球4助攻)、AC米蘭(奧卡福爾、萊茵德斯、穆薩等人替補出場,合計2球2助攻)等隊。
這是為什么?我在群里提出這個問題,某大佬立刻就大罵:“還不是因嗨換人太晚,舍不得給替補球員時間!”
真不是這樣。
橫向對比一下:意甲前10輪過后,國米后上球員的出場時間總計1078分鐘,遠超那不勒斯(44次換人,替補一共踢了704分鐘),尤文圖斯(42次換人,1008分鐘)和AC米蘭(36次,648分鐘)。就是說,國米教練分給替補球員的出場時間,是四強中最多的,但后上球員戰(zhàn)功卻是最少的,這成為國米競爭的“相對短板”。
需要強調,后上球員建功多,這本該是國米的長板,至少前幾個賽季是這樣的。如今,這方面國米有嚴重倒退。
2023-24賽季,國米后上球員總計收獲了13球12助攻。
具體來說:勞塔羅替補出場貢獻5球1助攻;弗拉泰西替補出場4球1助攻;鄧弗里斯1球2助攻;桑切斯1球2助攻;阿瑙托維奇1球2助攻??涞吕啵?助攻)、布坎南(1球)、森西(1助攻)、達米安(1助攻)等人,也都有貢獻。
2022-23賽季,國米后上球員總計收獲了12球6助攻。
這個賽季,全聯(lián)賽頭號超級替補是勞塔羅,11次替補出場,區(qū)區(qū)290分鐘就打入6球助攻1次。其他作為后手出場,立下戰(zhàn)功的球員還有:科雷亞(2球)、戈森斯(2球)、鄧弗里斯(1球1助攻)、哲科(1球1助攻)、姆希塔良(1助攻)、迪馬爾科(1助攻)、丹布羅西奧(1助攻)。
之前兩個賽季合計,國米后上球員貢獻25球18助攻,“板凳匪徒”的貢獻在意甲絕對頂尖。
然而本賽季,國米后上球員表現(xiàn)遠遜于幾個主要競爭對手。是因為小因扎吉的換人水平,突然就退化?顯然,這說法我不信。
評論員阿爾托貝奇指出,國米的倒退,問題是:體能差,被動換人多。
賽季至今,國米一直體能狀況奇差,球隊場均跑動距離只有108.685公里,低于那不勒斯(111.269公里)和尤文(109.492公里)就是佐證。
體能差,比賽難免“虎頭蛇尾”,前60分鐘尚能支撐,后30分鐘體能不濟只能降低比賽強度。幾個替補球員即便出場想要干點事,也會因為全隊強度降低,而事倍功半。
此外,國米49次換人中,一多半換人都是被動換人。
一方面,小因扎吉有“誰染黃誰離場”的換人習慣,本賽季國米打法激進,中后場球員染黃多。另一方面,國米中后場的阿切爾比、恰爾汗奧盧賽季初傷病多發(fā),迪馬爾科、巴斯托尼等人續(xù)航性又差。
這導致,國米很多換人名額用于后場,分給攻擊線的名額變少,從而影響戰(zhàn)功數(shù)據(jù)。
無論怎樣,“五換制”時代,后上球員不具備改變比賽的決定性,這顯然不是正道。國米要想想辦法。
意媒評論員提出的建議是,小因扎吉在輪換、臨場調整方面,應該更靈活一些,主力和替補的森嚴壁壘需要打破。
比如說,有的主力球員身體狀況不佳,即便首發(fā)出場也打不了全場,這種情況下,與其讓他首發(fā),提前“預定”一個換人名額,不如干脆不首發(fā),讓其出任后手去對抗體能殘血的對手。
再比如,此前兩個賽季,在意甲13次替補出場區(qū)區(qū)351分鐘就打入11球助攻2次的勞塔羅,原本是最頂尖的“超級替補”,夏季在美洲杯上也是替補出場大放異彩。但本賽季至今,他在意甲10輪里1場傷缺,9場首發(fā),1分鐘替補出場都沒有,也是不合理的。
總之,國米本賽季后上球員缺少戰(zhàn)功是事實,球隊急需“超級替補”來抹平與那不勒斯和尤文的差距。且看小因扎吉怎么出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