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tice:/home/www/news.com/library/biz/users.php, line=857, no=8,
Undefined index: m
本文字數(shù)|3987字
建議閱讀時間|11分鐘
MILAN
AC米蘭在2024年12月16日度過了125周歲生日?;仡櫬L歲月,紅黑軍團經(jīng)歷過無數(shù)紅與黑,眺望未來方向,米蘭注定會迎來更多榮與光。
如果你在2024年來到羅馬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“永恒之城”變成了一個大型工地。這一切都要從1300年說起。當時,教宗博義八世將這一年份宣布為“禧年”。起初他的打算是每100年設置一個“禧年”,但這一間隔隨后被縮短至50年、33年,最終確定為25年。自此之后,所有能夠被25整除的年份,都是天主教會規(guī)定的禧年。隨著2025年禧年到來,羅馬城的各大景點和朝圣地,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整修,四座特級宗座圣殿的“圣門”,也將在禧年之際向信眾們敞開大門。
我們的故事無關羅馬,而是圍繞……米蘭。2024年12月16日,AC米蘭俱樂部迎來了自己的125歲生日。足球世界也有自己的“禧年”,這為球迷們的信仰賦予一種儀式感,并給了人們一個回望過去的理由。如果從俱樂部成立之時算起,以25或50年作為單位刻度,我們可以在紅黑軍團的史冊上,找到一些特別的“禧年”:1899,1949,1999,2024……
作為足球史上最成功、最有影響力的俱樂部之一,AC米蘭的歷史已經(jīng)為太多人熟知、被太多次講述。這一次,我們嘗試以幾個“禧年”作為書簽,打開這本紅黑長卷,并引入一些不尋常的講述者。
羅伯特·涅里是一名英國律師。幾年前,他寫了一本關于AC米蘭創(chuàng)始人基爾平的書。
卡洛·利德霍爾姆如今每年都會頒發(fā)“利德霍爾姆獎”,他的父親在紅黑歷史中舉足輕重。
路易吉·拉羅卡肯定是世界上最硬核的米蘭球迷之一,他被稱為“AC米蘭的歷史學家”。
杰爾馬諾·蘭佐尼將“足球斯卡拉”變成了自己的劇院,圣西羅的夜晚總有他的聲音相伴。
他們的身份和經(jīng)歷各不相同。米蘭生日前夕,《足球周刊》對他們分別進行了專訪,在紅黑禧年到來之際,嘗試打開他們故事的秘密之門。
羅伯特·涅里
從諾丁漢到米蘭
1899
我是一個律師,而非專業(yè)作家。但有時,命運會把你帶上意想不到的道路,比如……為AC米蘭的創(chuàng)始人寫一本書?!睹滋m之主》(下圖)。
故事開始于2007年6月的一個夜晚。當時AC米蘭剛剛奪得第7座歐冠,而我和家人住在諾丁漢。在當?shù)貓蠹埖囊黄恼律希业谝淮巫x到赫伯特·基爾平這個名字:一個諾丁漢的業(yè)余足球運動員,竟然是AC米蘭的創(chuàng)始人之一!我的祖父母都來自意大利,我有著意大利姓氏,我是看著90年代米蘭長大的球迷,這一切讓我對此產(chǎn)生了強烈的興趣。
關于基爾平的資料少之又少,這讓我萌生了寫書的念頭。很快,我認識了路易吉·拉羅卡,他對俱樂部的歷史如數(shù)家珍。那段時間,我一邊在諾丁漢的律師事務所工作,一邊在空閑時埋頭研究,逐漸揭開了基爾平的故事:他13歲左右進入紡織工廠,1891年為了謀生搬到了都靈,并將英國的足球文化帶到了意大利。有趣的是,基爾平在意大利效力的第一支球隊叫“國際”,球衣是黑白間條衫。
足球周刊第906/907期合刊
《世俱風云》熱銷中
巧合的是,我曾在都靈工作數(shù)月,因此特地回去做了更多調(diào)查,還拜訪了當?shù)氐膭澊銟凡俊?9世紀末,意大利的英國移民除了踢足球,還會在波河上劃船。他們聚在一起組成社區(qū),成立各種球隊也就順理成章。后來,基爾平從都靈移居米蘭,與其他幾位英國移民和當?shù)厝藙?chuàng)立了米蘭足球與板球俱樂部,即AC米蘭的前身。
為什么還有板球?俱樂部首任主席阿爾弗雷德·愛德華茲是時任英國駐米蘭副領事,富有且熱愛板球。我猜測基爾平利用了這一點,讓愛德華茲支持俱樂部。盡管板球很快在意大利沒落,但正是這段合作奠定了米蘭俱樂部的基礎。俱樂部的成立儀式在米蘭最豪華的“北方和盎格魯人酒店”舉行,現(xiàn)為共和廣場的薩伏依親王酒店。
必須要說的是,基爾平在當時的英國應該算不上頂尖球員。不然的話,他應該會加入諾茨郡或是諾丁漢森林。諾丁漢與意大利足球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:諾茨郡的黑白色球衣影響了尤文圖斯,諾丁漢森林的紅色球衣則與意大利統(tǒng)一運動英雄加里波第的“紅衫軍”有關,他們的死忠球迷至今自稱“加里波第紅”。實際上,加里波第很可能沒有去過諾丁漢,但他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非常有名。
即便如此,在當時的意大利,基爾平絕對算得上經(jīng)驗豐富。他最初踢中場,后來改踢前鋒——我認為他的轉型有點像C羅?;鶢柶綉撌莻€身體很強壯的球員:他抽煙喝酒,卻一直踢到快40歲,說明他保持著很好的體能。他踢球時的一些趣事也為人津津樂道:比如在球門后放一瓶威士忌、球隊大比分領先時坐在椅子上,甚至在新婚之夜去比賽,結果鼻梁骨折,回家時妻子幾乎認不出他!
位于諾丁漢的基爾平故居
基爾平在1908年掛靴,國際米蘭同年誕生,這并非巧合。當時,由于意大利足協(xié)開始限制外國球員,AC米蘭俱樂部開始分裂,這對基爾平來說是巨大打擊,他認為足球本該是一項無國界的運動,而AC米蘭的創(chuàng)始成員大多是英國人和瑞士人,這種排外規(guī)則也違背了俱樂部的初衷。我相信他對此一定感到非常失落。
寫作《米蘭之主》的另一個原因,是回應當前的排外情緒。基爾平的故事展現(xiàn)了他如何尊重并融入另一種文化,同時貢獻了自己的原生文化。在今天,許多英格蘭球員出國踢球,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融入當?shù)匚幕?,而基爾平無疑是個成功的例子。
基爾平娶了一位意大利妻子,定居在米蘭南部的納維利區(qū)。他退役后繼續(xù)擔任裁判,直到去世前一年仍在踢球?;鶢柶皆?916年去世,那時意大利正深陷戰(zhàn)爭泥潭,他的離去似乎并未引起太多關注。戰(zhàn)后,意大利足球進入了新的階段,法西斯政權在不久后上臺,并推行民粹主義,外國人基爾平的名字很快被遺忘,直到幾十年后。
從2007年開始,我利用業(yè)余時間研究基爾平的故事,走訪意大利,并在2016年基爾平去世100周年之際完成了這本書,此后還制作了紀錄片。諾丁漢是羅賓漢的城市,但這里也有基爾平的故居,自然也成為AC米蘭球迷的朝圣地。一間酒吧甚至以他命名,這一定會讓基爾平感到開心——畢竟,他可是一個熱愛啤酒和威士忌的人。
卡洛·利德霍爾姆
維京精神與米蘭主義
1949
1949年,父親離開瑞典的家鄉(xiāng),來到了意大利。為此,他付出的代價是離開國家隊。在當時的瑞典,足協(xié)希望足球運動保持業(yè)余性,而父親來到意大利踢球就意味著變成“職業(yè)”。直到9年后,這一限制才被廢除,父親趕上了本土世界杯。對于他來說,1958無疑也是特別的一年。
5月28日,AC米蘭在冠軍杯決賽輸給了皇馬。
6月29日,瑞典在本土世界杯決賽輸給了巴西。
7月31日,我出生了。
父親后來和我說,輸給皇馬的那場比賽讓他非常難過,即便他在賽后得到了迪斯蒂法諾的贊揚。當時,“金箭頭”把獎杯帶到了他的面前:“這座獎杯應該是你的,因為你才是全場表現(xiàn)最好的球員?!?/p>
世界杯決賽的情況有所不同:巴西隊實在太強了。父親印象最深的對手球員是加林查,不過他覺得如果能把AC米蘭后衛(wèi)扎加蒂帶到瑞典國家隊,沒準能遏制住加林查。賽前他向隊友們承諾自己會進球,他確實做到了:那是比賽的第4分鐘,而巴西隊的第一球則來自第9分鐘。我們可以說,瑞典隊在中間的5分鐘里加冕了世界冠軍。
那一年父親已經(jīng)36歲,他后面又踢了3個賽季,并在生涯后期成為足壇最早的自由人之一。此前大部分時間,他踢的都是中場,卻在意甲進了81球。他很聰明,勤于跑動,擅長快速插上,精于左腳射門,頭球也足夠出色。這要感謝他的成長環(huán)境:父親從小熱愛各種運動,他在夏天踢足球,冬天則打班迪球。此外,當時瑞典還很盛行所謂的“維京精神”:父親在瑞典國內(nèi)比賽時被踢到小腿,當時疼了好幾個月,直到加盟米蘭并進行體檢時,他才發(fā)現(xiàn)當時是脛骨骨折了。
他原本計劃在意大利踢幾年后回瑞典,卻因遇到母親而留了下來,母親是都靈人。后來,瑞典足協(xié)幾次想讓他擔任國家隊主教練,但他從未接受邀請:比起上世紀60-80年代的瑞典足球,他顯然更喜歡拉丁派。在米蘭,他曾經(jīng)和斯基亞菲諾搭檔,后來又遇見了里維拉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父親不再執(zhí)教之后,依然與羅馬合作,并看上了一名年輕的馬爾默前鋒:伊布拉希莫維奇。然而,俱樂部覺得瑞典人太貴了,伊布最終去了阿賈克斯。
父親退役后馬上在米蘭青年隊開始執(zhí)教。對于意大利媒體來說,幽默感和神秘主義是他的標簽。面對各種問題,他總是善于給出機智的回答,緩解球隊的壓力。當年的意大利足壇流行的是“鋼鐵軍士”型的教練,但他覺得足球歸根結底是一項游戲。說到迷信,足球圈里其實有著深厚的迷信傳統(tǒng),相信某種能量或靈性會影響比賽的結果,只是很多人都羞于承認,而他從未隱瞞過這些,有時候甚至過于坦率:他在60年代開始接觸占星術,后來又轉向了其它層面的精神探索。
1978-79賽季率領米蘭“摘星”,是父親的一大杰作。他打造了一支無中鋒的冠軍球隊,激活進攻手比貢和左后衛(wèi)馬爾德拉的進攻潛力,同時在防線上送走經(jīng)驗豐富的圖羅內(nèi),大膽扶正18歲的巴雷西。來到1980年代,父親又讓好友切薩雷的兒子保羅·馬爾蒂尼迎來了首秀。利德霍爾姆、里維拉、巴雷西和兩個馬爾蒂尼——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里,米蘭的隊長袖標幾乎一直在這幾人之間傳遞,這并不尋常。父親三次執(zhí)教米蘭,四次掛帥羅馬,盡管羅馬球迷或許對他的崇敬更深,但他始終覺得與米蘭的紐帶更為強烈,因為球員時代的情感最為扎實。
安切洛蒂是父親的另一位愛徒。父親當年把他從帕爾馬帶到羅馬,并讓他找到了合適的位置。我相信,安切洛蒂是當今足壇最像父親的教練:他們有著類似的溝通方式,能夠向球員們傳遞平靜和安全感。父親去世后,我們設置了“利德霍爾姆獎”,表彰能夠反映父親價值觀的體育人物,安切洛蒂正是第一位獲獎者,這已經(jīng)是13年前的事情了。后來,馬爾蒂尼、多納多尼、舍甫琴科和巴雷西等人也都獲得過這一獎項。不過,在當今的足球世界里找到父親那樣的人,正在變得越來越困難。
本文作者:沈天浩(發(fā)自米蘭)
本文原載于第905期《足球周刊》
發(fā)行日期:2024.12.25
圖片源自網(wǎng)絡
《上海人奧斯卡》人物典藏畫冊
現(xiàn)貨熱銷中
2024中國金球獎各獎項前三名揭曉